获1.21亿美元A轮融资!Merida开创自免和过敏性疾病精准疗法


近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erida Biosciences宣布获得1.21亿美元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贝恩资本生命科学(Bain Capital Life Sciences)、BVF Partners和Third Rock Ventures三家知名机构联合领投,刷新了近年来自身免疫领域A轮融资的记录。


本轮融资资金将推动Merida的首个临床候选药物——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药物进入IND阶段,并加速过敏、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前开发,进一步增强其临床转化实力。


在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研发风险高的背景下,资本为何押注Merida?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战略布局与技术优势?



01

深耕生物药15年,创始团队聚焦全球超5亿患者的疾病领域



Merida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Dario Gutierrez博士,拥有范德比尔特大学分子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免疫学与肿瘤学药物研发领域深耕超15年,主导过多款治疗候选药物从早期发现推进至临床阶段。


图片1.png

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Dario Gutierrez博士   来自:Merida官网


东方证券研究所发布的《自身免疫疾病行业深度报告》显示,全球自免患病人群总数预计5亿以上,我国主要自免疾病患者近4000万人。根据对于常见的自免疾病的统计,全球自免疾病的患病率约5%~8%,是继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外的第三大慢性病。


以美国为例,美国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协会(AARDA)数据显示,美国约5000万人(占总人口20%)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75%为女性(约3000万人),且5%~10%的患者存在多病共患情况。


在临床治疗层面,虽然传统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对部分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现有疗法仅能控制约30%~40%患者的病情进展,且存在严重副作用风险,如感染概率增加、肝肾功能损伤等。


同时,约60%的患者会出现病情反复,甚至发展为终末期器官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误诊率高达40%,平均诊断周期长达5~7年,大量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加之多种自身免疫病研究有限,发病机制及通路不明,目前仍存在巨大临床空白。


基于此,Gutierrez萌生了创立Merida的想法,组建起一批拥有深厚科研经验的技术团队:首席医疗官Matt Leoni拥有17年的临床开发经验;首席执行官Adam Townsend具备超过20年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经验;首席运营官Dodzie Sogah在生物制药企业发展和战略方面拥有超过15年的经验。团队均期望通过开发精准靶向疗法、实现个性化治疗,为患有自身免疫和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更适用的缓解方式。


正如Adam Townsend表示,Merida有机会从根本上改变一系列严重自身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式,有可能首次以高度靶向性和持久性,精确地针对一组难治性疾病的明确致病因素。这是迄今为止任何方法都无法实现的。



02

独创蛋白质工程平台,开发精准靶向、长半衰期的“抗体样分子”



目前来看,Merida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Merida重点关注致病性抗体,开发蛋白质工程平台来设计精准疗法。传统免疫抑制剂在发挥作用时,通常会存在肾毒性、肝毒性、降低机体免疫力和增加感染风险等副作用,机体的其他部位容易被“误伤”。


Merida则着重规避了这一局限性,基于对抗体驱动疾病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通过独有平台生成经过独特设计的Fc生物制剂,即一种“抗体样分子”(antibody-like therapeutics)。


该抗体样分子能精准识别并中和致病抗体(如Graves病的TSHR抗体),同时激活人体天然清除机制,从源头消灭抗体及其产生的B细胞。与传统免疫抑制剂相比,这一疗法避免了全身免疫系统抑制带来的感染和肿瘤风险,真正实现“精准打击”的差异化方案,从根源解决疾病问题。


这一独创性的抗体样分子具备三个关键优势:


图片2.png

Fc生物制剂治疗优势  来源:Merida官网


● 高度靶向性。作为经过精确设计的蛋白质结构域,Fc能够精确靶向并特异性地结合致病抗体。


● 高清除率。Fc组分的工程设计将靶向抗体定向到高度特化的肝细胞,通过内源性途径内化和降解。为了避免IgG免疫复合物激活的毒性,基于Fc的生物疗法选择性地结合Fcγ受体Fcγ riib而不是Fcγ riia。


● 高持久性(长半衰期)。抗体样特性带来的长效药理作用,使得给药方式更简便,较传统疗法更具优势。同时,该疗法还能靶向致病性抗体来源的B细胞,且仅作用于致病抗体,保留正常免疫功能。



03

首发管线聚焦Graves病,加速自免及过敏适应症的临床转化



目前,基于蛋白质工程平台,Merida的研发管线已覆盖Graves病、过敏及原发性膜性肾病(MN)等自免和过敏性疾病两大领域。


图片3.png

Merida的研发管线  来自:Merida官网


以Graves病为例,这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根源是病理性自身抗体与甲状腺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结合,导致甲状腺激素过量产生和代谢活动加速。这些自身抗体也会引发大约一半的Graves病患者患上Graves眼眶病(甲状腺眼病),导致眼部炎症、疼痛、眼球凸出和复视。


当前,对于Graves病的治疗手段局限于手术、放射性碘或非选择性免疫调节剂。虽能缓解病情,但无法精准作用于致病抗体,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而Merida独创的“抗体样分子”产品,作为一种首创疗法,以选择性结合导致Graves病的致病性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抗体,并保持较长药代动力学半衰期。在快速清除致病抗体、完全阻断自身抗体诱导的TSHR信号传导的同时,该产品不会影响天然TSHR活性,从而优化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图片4.png

Graves病发病原理及解决方案  来自:Merida官网


目前,针对Graves病的TSHR靶点药物已推进至IND-E阶段,在Merida研发管线中走在前列,距离临床应用更近一步。这不仅为Graves病患者带来新希望,也显示出Merida在自身免疫疾病研发布局的先行优势。


在过敏领域,Merida针对由免疫球蛋白E抗体介导的食物过敏等开展研究,通过开发能中和与清除免疫球蛋白E抗体的抗体类药物,根源上缓解过敏症状,使给药频率更低,毒性更低,临床获益更强。


而原发性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慢性肾脏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Merida同样在积极探索相关治疗方案,尝试开发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减轻肾脏炎症,延缓疾病进展。



04

1.21亿美元融资,助力靶向抗体疗法进入快车道



在PD-(L)1抑制剂、ADC药物等热门赛道之外,Merida提出的致病抗体精准清除策略,为自身免疫疾病与过敏性疾病治疗领域带来了一定意义的革新,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焦点。


此次Merida成功完成1.21亿美元融资,由Third Rock Ventures和贝恩资本等全球顶级生物医药风投机构领投,就释放出了重要信号。


从治疗手法看,相较于传统疗法聚焦下游炎症反应的“治标”策略,Merida突破性地将治疗靶点上移,直击致病抗体这一疾病根源。这种从“症状控制”向“病因根治”的转变,有望突破现有治疗瓶颈,实现疾病功能性治愈。


同时,在技术研发层面,Merida构建的平台化系统打破了单靶点药物研发的局限性。通过模块化设计,这一平台能够快速切换至不同抗体靶点,显著提升研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展现技术的扩展性,这种“平台型”研发模式与资本偏好高度契合,以此成为资本重注的关键。


此外,从市场潜力分析,全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超5亿,但目前仅JAK抑制剂、TNF-α抑制剂等少数靶点形成了百亿美元级的市场规模。


正如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公司合伙人Andrew Hack博士所表示的那样,通过利用蛋白质工程和免疫学领域的最新重大进展,Merida创新性的“致病抗体清除”策略正在开创一个令人振奋的突破性进步,具有巨大的潜力,有望为众多亟待更好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福音。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