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AI黑马
出品 | 投资人说(touzirenshuo)

同创伟业于2000年成立,至今已有23年的发展史,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私募股权投资公司。
公司总部在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设有分支机构。
在国内,公司主要涉及科技、医疗、TMT和消费等四大领域,以“坚持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行业研究策略,秉承价值投资和全产业链投资的理念,挖掘具有发展潜力和弹性的项目”作投资布局,公司累计直接IPO或过会数量已超115家。在一次活动中,同创伟业合伙人童子平以《AI大潮下的创投、创业新范式》为主题进行了分享。AI再次成为创投热点
其中生成式AI备受关注
在2023年上半年,涉及生成式AI大模型及其落地应用的企业的融资就有51笔,投融资金额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其中,单笔过亿元的融资就有18笔,当前最大的单笔融资是美团系的光年之外。AI创业类别主要分为通用大模型、垂直模型和应用等三个方向。这些基本上是平台型大企业去做,如搜索、电商,所以大模型是兵家必争之地。很多中小企业会在垂直模型和应用,其特点为垂直化、场景化和个性化。主要做垂直化的小模型和场景落地,然后进一步深化,可以有很多行业应用。当时出现过AI四小龙,基本都内卷到了智慧城市的视频监控领域。虽然当时出现了许多AI创业公司和融资金额的峰值,但是在AI 1.0时代的产业化并不理想。现在AI仍处于赛道发展初期,需要忽略炒作周期,进一步踏踏实实的落地,才能真正推动其发展。创投机构正在发生改变
在现在AI大潮和现行经济背景下,整个创投环境有很多改变或者变化在进一步发生。首先,AI是一个不亚于互联网的浪潮和机会,但AI的投资和创业机会还未系统性出现,这是从赛道角度分析。大家如果对互联网比较感兴趣,应该知道互联网最早是从美国最早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的,它意味着互联网诞生。像早期互联网有一家著名公司叫网景,就是最早做网页浏览器,上市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后面微软将自身的网页浏览器IE集成到WINDOWS系统以后,网景公司就快速陨落,直至最后消失。现在如果不是早期从事IT的人员,都不知道曾经的互联网巨头网景。同样的道理,现在的AI也处于一个发展的高速期,真正杀手级的应用还没有开始,所以对AI还是处于“多看少动”的情况。资金来源发生改变,过去的个人LP、理财渠道逐步转向各地方政府和国资母基金,且资金募集、投资金额都在下降。现在去境外上市也需要证监会或监管部门的审批,国内上市也在收紧,所以投资的退出通道越来越窄,项目的退出周期也在变长。从次,对于创业团队的试错度、容忍度降低,需重视项目自我造血和盈亏平衡。在现有的背景下,创投机构会更加重视项目的自我造血能力,希望企业在不盲目烧钱的情况下,尽快实现盈亏平衡。像我本身也管理着一个接近二十人的投资团队,在AI浪潮下,之前投资经理的主要工作是撰写八股文般的投资建议书的时代,慢慢已经退出时代舞台。因为比如行业分析、竞争对手比对、收益预测等内容,AI都可以代替。对于投资经理来说,综合服务实力会越来越成为从业人员更加基础的要求,而且不少创投机构出现了人员优化问题。给创业者的建议
在目前的环境下,如果大家还未创业或构思创业,我们建议先不动,先“苟住”。你打游戏中弹重伤,这时候需要苟住,让队友来救你,只要你没有死掉,就有可能获得最终胜利。就如陈楚生《行走的鱼》的歌词,比较有意思,也与现在的环境比较贴合。我们都好像,像一条鱼行走在陆地,要学着呼吸,孤单热闹双栖,忍着痛前行。国外软件很值钱,但在国内很多老板认为软件不值钱,这也是一种无奈。第三,团队中要有理解AI和跟踪AI发展的合伙人,同时提前注重经营数据结构化、参数化和特征化,为以后的AI大潮做好准备。AI等到大模型进一步成熟后,离不开各行业垂直落地。此时,哪个公司做好了准备,特别是你的经营数据结构化之后,能够“投喂”AI大模型,有可能会让你的企业在AI大模型的助力下加速发展。而AI能把不同行业改造的有多深,就好比在二十年前预言互联网对于我们的改变是一样的,我们需提前做好准备。特别是团队理念,创业者要有借力AI的思路和格局,而不是等到行业巨变已经来临,这时再做准备已经来不及。第四,团队要重视自我造血,尽快盈亏平衡及重视融资。尤其是在还没有融到资或者资金链比较紧张的时候,一定要放下虚荣的面子,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要比对手活得更久一些。有句话是节流最合适的方法是裁员和优化,我个人也认为,裁员要比降薪要好。降薪不仅没有提高效率,而且会造成团队的人心混乱,而优化裁员后,团队剩余的骨干反而会卯足劲儿去干。在收购推特后,他从7500多人裁到1800人,推特也没崩溃。最后,我相信在座各位创业者都是脚踏实地在做产业的,我们做投资的来讲是纸上谈兵,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寻求报道、商务合作、投融资对接媒体互推、开白、投稿、爆料等……
扫码添加投资人说运营者微信,备注「商务合作」详细沟通。

【投资人说】正在组建超级投资者社群、超级创业者社群、超级读者群、超级媒体群等,目前总人数已超1000人。
关注【投资人说】微信公众号,发送信息「进群」,与各行业精英直接交流,共同进步。
发现赞和在看了吗,戳下看看